跳至內容

控制食水需求增长

根据「多角度评估」的结果,水资源管理的优先措施是控制食水需求增长。与此同时,2017年及2018年的《施政纲领》中承诺,以2016年为基准年,政府目标是最早於2030年将香港人均食水用量减少10%。我们将执行三项主要的措施以达致这个目标:节约用水管理用水流失扩大使用次阶水作非饮用用途

人均食水用水量的降幅目标

加强节约用水的宣传

用水效益标签计划

我们现正分两阶段将水喉装置及器具的自愿参与「用水效益标签计划」转为强制要求。於第一阶段,已强制新建水喉工程就该标签计划下指定类别的水喉装置及器具,须使用达到一定用水效益级别的产品。从2018年2月开始,所有须获得水务监督许可的水喉工程,在住宅处所的厨房及所有处所的浴室及厕所均必须使用该标签计划下注册具用水效益的沐浴花洒、水龙头及小便器用具。於第二阶段,我们计划透过修订《水务设施条例》及《水务设施规例》,强制在零售市场出售的指定类别水喉装置及器具必须在产品或其包装上附有用水效益标签。

自愿性「用水效益标签计划」

自动读表系统

创新与科技是「策略2019」的核心元素。我们将善用智能科技推行节约用水。我们计划於合适的新建公营及私人发展项目应用自动读表系统,目标是於2021年至2031年安装约430,000个智能水表。除可自动读取水表读数外,自动读表系统能为用户提供适时的用水数据及相关资讯。使用自动读表系统可提升用户节约用水的意识,并提醒用户注意可能因单位内水管渗漏所致的异常用水量,从而及早采取补救行动。

加强公众教育

我们将透过主动推广、教育及社区参与,加强节约用水的文化。我们将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增加举办宣传及公众教育活动,并加强年轻一代的参与程度。我们的学校教育计划涵盖中学、小学以至幼稚园。从2015/16学年起,我们推行了专为小学生而设的「惜水学堂」综合教育计划,透过结合理论与实践,例如校园用水考察、家居用水考察以及节约用水教育营,扩阔学生对水资源的认识,并提高他们对节约用水及水资源可持续性的意识。为了进一步扩展综合教育计划至学前教育,我们於2017/18学年试行为幼稚园而设的综合教育计划,并於2018/19学年正式将计划推展至所有幼稚园。我们亦於2018年举办以就读中学及大专院校的年青人为对象的「惜水大使计划」,计划内有一连串专为这些年青大使而设的活动,包括滤水厂参观、短片制作工作坊、电影专家及导演分享会训练营、短片创作比赛及校内推广活动,让惜水大使了解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从而实践和推广惜水的习惯。位於天水围的水资源教育中心已於2019年落成启用,以增进公众对水资源及节约用水的认识。另外,全港性的「齐来悭水十公升」运动已於2014年展开,鼓励市民承诺每日节省用水十公升,将节水的行动融入日常生活当中。

「齐来悭水十公升」运动(30秒版本)

「齐来悭水十公升」运动
(30秒版本)

下载文字对白

提升用水效益

就工商界而言,我们会继续向高用水量的行业,包括餐饮业及酒店业,推广《用水效益最佳实务指引》以提升用水效益。我们从2009年起一直致力在合适的政府场地和学校分阶段安装节水装置(例如水龙头、沐浴花洒等)。此外,我们将於2023年中之前为所有公共屋邨安装节流器,以减少住宅食水用量。而且,我们现正准备将安装计划扩展至私人屋苑及学校。我们亦会继续透过「齐来悭水十公升」运动及电子账单服务申请,向住宅用户免费派发节流器。

水龙头节流器(图一)     水龙头节流器(图二)

管理用水流失

香港的山丘地形,加上频密的道路工程、繁忙的交通和挤迫的地下公用设施对地下水管经常带来震动和干扰,令地下水管较容易出现渗漏。我们现正采取多项措施减少政府及私人水管因渗漏造成的用水流失。我们亦为此订下目标,将政府水管的渗漏率由2017年约15%降至於2030年低於10%。

智管网

我们现正逐步建立「智管网」。在「智管网」下,食水分配管网将会分成约2,400个独立监测区域,每个监测区域的管网内均安装监测及感应设备。「智管网」主要是将全港庞大的食水分配管网分为大小易於管理的独立监测区域,以持续监察用水流失的情况,并定出工作之优次排列及采取有效管网管理措施,包括(a) 主动探测及控制渗漏;(b) 实施水压管理以减低管网的供水水压;(c) 就水管渗漏及爆裂进行优质及快速的维修工作;及(d) 重置不符维修成本效益的老化水管。一套全新的「智能管网管理电脑系统」已於2020年启用,以便分析从监测区域收集的大量数据。此外,为了提升水管测漏工作,我们不断探索应用不同的先进科技探测水管渗漏。

「智管网」的运作

地下资产管理

借监最新的国际最佳做法,我们现正推行水管的地下资产管理策略,以期在成本(包括社会成本)、风险及服务水平上取得最佳平衡。按照地下资产管理策略,我们将会以风险为本的方针检定供水管网中每条水管是否需要进行改善工程,以及改善工程的优次。

减少私人水管渗漏

现时,私人水管渗漏大约占全港总食水用量的8%。我们将多管齐下应对私人水管渗漏。首先,自2006年起,我们强制要求所有两栋楼宇或以上的新发展项目都要安装总水表。我们亦正为现有的发展项目安装总水表,并期望於2023年前在所有大型屋苑(单位数量超过1,000个的屋苑)完成安装总水表。总水表有助我们更有效监察发展项目的用水流失情况,并协助我们跟进相关的私人公用水管的怀疑渗漏个案。第二,我们将向业主及物业管理公司就检测私人公用水管渗漏及随後的维修工作提供技术建议和支援。就此,我们将协助市场发展检测水管渗漏的专业,包括获得认可资格的人员及承建商。第三,我们将根据现行《水务设施条例》加强打击私人公用水管用水流失。同时,我们亦研究修订法例,以各种方案处理私人公用水管用水流失的问题。

扩大使用次阶水

自1950年代後期起,香港便开始使用海水作冲厕用途。直至目前为止,香港仍然是少数广泛使用海水冲厕的地方,而这项可持续的水资源将会继续在香港水资源管理中担当重要角色。现时,香港每年供应3亿立方米海水,节省了相等食水用量,约为每年总用水量的20%。

我们长远目标是将使用次阶水冲厕的覆盖率由现时85%人口增加至90%,以进一步降低使用淡水冲厕的需求。次阶水是指海水及循环再用水。循环再用水包括再造水(经处理的排放水再加工所生产)、经处理的中水10及回收的雨水,适合作非饮用用途。以下是使用循环再用水的计划:

我们一直推广在政府建筑物及私人建筑物使用循环再用水作非饮用用途。为配合政府绿色建筑的政策,工务部门在可行的情况下,会在公共工程项目的政府建筑物安装雨水回收或中水重用系统。直至2021年中,约有115个政府工程项目的新建筑物安装了雨水回收或中水重用系统。我们亦一直与香港绿色建筑议会合作,透过「绿建环评」推动更多私人建筑物使用循环再用水。建筑物如设有中水重用系统或雨水回收系统将可在「绿建环评」中得分,以鼓励私人发展商提供这些设施以取代使用食水作非饮用用途。

未来用水需求

随着持续推行上述的用水需求管理措施,包括节约用水、管理用水流失及扩大使用次阶水作非饮用用途,未来用水需求增长预计将受控并维持在每年10亿立方米左右。

未来用水需求

注:

10. 中水是从浴室、洗手盆及厨房洗涤盆等收集而来,经过处理後可作非饮用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