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署於2017年12月展开水质监测优化计划(「优化监测计划」),属於政府在2017年9月颁布的「提升香港食水安全行动计划」的五个部分之一。优化监测计划监测随机抽选的处所内用户水龙头食水的六种金属含量,即锑、镉、铬、铜、铅和镍,以及余氯和埃希氏大肠杆菌。优化监测计划亦会收集本地食水水质数据,以检讨香港食水标准中六种金属的标准值。
水务署委聘独立顾问,根据18个区议会分区的人口分布,以每5 000至100 000人抽取8个处所的抽样率,从各区的所有食水帐户中随机抽选处所。2024年,水务署从644个随机抽选的处所中收集食水样本。
六种金属的监测采用以下两级取样规程:
第一级 - 日间随机取样
目的是就六种金属监测水质,在日间随机收集不经冲水的样本。
第二级 - 30分钟静水取样
目的是在第一级日间随机取样样本发现超标时进行测试,以核实用户摄入金属的情况。水龙头会先冲水5分钟,然後静水30分钟。静水後,会从水龙头收集不经冲水的样本。
收集检测六种金属的样本後,该水龙头会冲水至少两分钟,以收集样本检测余氯。然後,水龙头会进行消毒并再冲水至少两分钟,再收集一个样本检测埃希氏大肠杆菌。
2024年优化监测计划下收集的食水样本的测试结果统计数据,载於下列表1。
表1:2024年监测结果统计数据 #
参数 | 最低值 | 最高值 | 平均值 | 第95百分位 | 香港食水标准的 标准值 |
水质符合香港食水标准* |
---|---|---|---|---|---|---|
锑(微克/公升) | <1 | <1 | <1 | <1 | ≤20 | ✓ |
镉(微克/公升) | <1 | <1 | <1 | <1 | ≤3 | ✓ |
铬(微克/公升) | <1 | 1 | <1 | <1 | ≤50 | ✓ |
铜 (微克/公升) | <3 | 440 | 20 | 66 | ≤2 000 | ✓ |
铅 (微克/公升) | <1 | 19^ | <1 | <1 | ≤10 | ✓ |
镍 (微克/公升) | <1 | 63 | 2 | 3 | ≤70 | ✓ |
余氯 (毫克/公升) | 0.1 | 1.3 | 0.7 | 1.0 | ≤5 | ✓ |
埃希氏大肠杆菌 (菌落数/100毫升) | 0 | 0 | 0 | 0 | 0 | ✓ |
* “✓” 表示根据相关的测试规程,所有随机抽选处所的食水水质均符合香港食水标准。至於六种金属参数的两级取样测试结果,即当(i)日间随机取样样本中没有发现超标,或(ii)日间随机取样样本发现超标而30分钟静水取样样本没有发现超标,则有关结果视为符合香港食水标准。
^ 请参阅以下注释(丁)。
以下是2024年优化监测计划水质监测结果的分析:
甲、 |
关於锑和镉,所有结果均低於报告限值1 < 1微克/公升,这显示香港用户水龙头的食水中锑和镉含量十分低。 |
乙、 |
关於铬,最高值和第95百分位分别为1微克/公升和 <1 微克/公升,均低於香港食水标准的标准值 50微克/公升。这显示香港用户水龙头的食水中铬含量超标的风险十分低。 |
丙、 |
关於铜,最高值和第95百分位分别为440微克/公升和 66微克/公升,均低於香港食水标准的标准值 2 000微克/公升。这显示香港用户水龙头的食水中铜含量超标的风险十分低。 |
丁、 |
关於铅,检测发现有一个处所的日间随机取样样本铅含量为19微克/公升, 超过标准值10微克/公升,但相关的30分钟静水样本符合香港食水标准,这表示该处所的食水水质符合香港食水标准。日间随机取样样本出现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由於收集样本之前水龙头静水时间太长或偶然出现的金属微粒引致。所有日间随机取样样本的第95百分位为 <1微克/公升,低於标准值10微克/公升,这显示香港用户水龙头的食水中铅含量超标的风险很低。 |
戊、 |
关於镍,最高值和第95百分位分别为 63微克/公升和3微克/公升,均低於香港食水标准的标准值70微克/公升,这显示香港用户水龙头的食水中镍含量超标的风险很低。 |
己、 |
关於余氯,最高值和第95个百分位分别为1.3毫克/公升和1.0毫克/公升,均低於香港食水标准的标准值5毫克/公升,这显示香港用户水龙头的食水中余氯含量超标的风险很低。 |
庚、 |
所有食水样本均未验出埃希氏大肠杆菌,完全符合香港食水标准,这显示香港用户水龙头的食水受排泄物污染的风险十分低。 |
整体而言,2024年在优化监测计划下所有随机抽选处所的食水水质,在六种金属、余氯和埃希氏大肠杆菌方面均符合香港食水标准。
请浏览水质监测优化计划 - 18个区议会分区年度水质统计网页以查阅详细资料。
注:
1. 报告限值是测试方法中分析范围以内的下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