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香港的食水

首屈一指

港食水的水質,足以媲美世界任何地方,可以說是首屈一指。我們可以保證有優良的水質,是因為本港的食水完全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就飲用水所訂的化學及細菌含量標準,在某些方面,水質更高出所訂標準。

香港初期主要靠收集及儲存雨水,而現在約有八成食水來自廣東省東江,因此我們便可把更多資源,投入濾水和向客戶輸水這兩項極為重要的工作。

首先,不論是來自香港水塘或東江的原水,均利用水向低流的原理或借助抽水裝置,經由水管或輸水隧道輸往濾水廠。在濾水廠內,原水流往澄清池除掉沉澱物之前,會加上明礬( 硫酸鋁) ,使懸浮物凝聚成較大微粒後,沉澱在澄清池的底部,成為污泥。這些污泥會給收集起來,經濃縮和處理後成為污泥塊,可作堆填物料傾倒。

經由澄清池流出的水會輸往濾水池,利用砂濾將較微細的懸浮物隔起,而濾出的清水則會流入清水缸。

食水處理過程.

Pop Image

至於水中常由懸浮物引致的色素和混濁情況,均會在濾水過程中清除。

由於加進了明礬,經過濾的清水會帶酸性,須加入熟石灰來中和,令水變成微鹼性,以免流經水管及輸水裝置時引致銹蝕。

此外,須於水中加入液氯和氟化物,藉此殺菌消毒及保護牙齒。

經過整個濾水程序和抽取樣本於化驗室進行測試後,食水遂可從濾水廠輸送給用戶飲用。

水質測試

在整個生產過程及輸水網絡中,食水水質均不斷受到水務署轄下水質科學部的專業化驗師監察。

有關人員經常從集水點、水塘、濾水廠、配水庫、輸水幹管和用戶水龍頭抽取樣本,以便進行各種化學、細菌學、生物學和輻射學的化驗。每年抽取的樣本約達15 萬個。

香港實驗所認可計劃

水務署不遺餘力地為市民提供優質食水,並致力加強品質監控系統。

為達致這個目標,水務署新界東水質化驗室多項屬於環保類別的測試,經審定符合香港實驗所認可計劃的專門準則,在一九九六年取得該計劃的認可化驗室資格。

香港實驗所認可計劃是參照ISO/IEC 第25 號指引,以及ISO 9000 系列的有關準則規定,其中包括ISO 9002 的規定,來制訂各項專門的認可準則。

監察廣東供水

來自廣東的原水水質,自一九六零年開始供水以來,一直受到定期監察。

水質化驗會根據逾100 個物理、化學及細菌參數進行,包括混濁度和導電率,錳、溶解氧、氨氮、硝酸氮及總磷酸鹽的含量,以及利用細菌學的標準化驗大腸桿菌。

雖然近年原水水質有轉壞的趨勢,但水質化驗顯示香港的濾水廠有足夠能力處理輸入的東江水水質。

同時,廣東當局已應香港所求,積極採取步驟改善原水水質。

其中一項主要措施,是興建密封式輸水管道,從約遠達83 公里的取水點,輸水到港。

其他已進行或即將進行的措施包括:把取水點移向上游以收集更優質的原水、在深圳建造生物硝化處理廠、興建更多污水處理廠、遷移沿河的工廠,以及清除深圳水庫的污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