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香港便覽 - 水務

香港缺乏天然湖泊、河流及充裕的地下水源,供水問題向來都不易解決。2023/24年度,本港平均每日的食水用量達291萬立方米,而每年的平均雨量只有 2 431.2毫米,實不足以應付目前龐大的需求。

水務署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內負責供水的部門,為本港居民提供食水。此外,該署亦負責提供海水作沖廁用途。

主要水源

香港的食水水源來自:由天然集水區收集的雨水;來自廣東省的東江水;及將軍澳海水化淡廠第一階段所生產的淡化海水。當局鑑於天然貯水地點不足,遂在船灣興建本港第一個「海中水庫」。該水庫的前期工程於1967年完成,先在新界吐露港一個海灣的末端築壩,然後抽出海水而建成,初期的容量為1.7億立方米。1973年,政府加高水壩,把水庫的容量增至2.3億立方米。1978年,當局建成同類但規模更大的萬宜水庫,其容量為2.81億立方米。本港水塘的總容量達5.86億立方米。為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水務署積極發展淡化海水,提升供水的應變能力。將軍澳海水化淡廠第一階段已於2023年12月正式啟用,每年最高產量達到5000萬立方米,最多為香港提供約5%的額外食水供應。

廣東省供水

東江是本港主要的供水來源。東江水自1965年起輸送到香港。現時本港有約七至八成水是與廣東當局安排輸入的東江水,2023/24年度本港輸入了8.16億立方米東江水。東深──香港供水系統現時的設計能為香港提供每年多達11億立方米的供水量。

海水沖廁

另一項重要的水務工程是海水供應系統。該系統具有獨立的配水幹管、抽水站和配水庫。在2023/24年度,每日平均供水量約達88.3萬立方米。

用水量(單位:百萬立方米)

食水 2022/23 2023/24
每年用量 1074.53 1063.85
每日平均用量 2.94 2.91
每日最高用量 3.25 3.14
 海水 2022/23 2023/24
每年用量 320.31 323.17
每日平均用量 0.88 0.88

雨量及集水量

香港總面積為1 110平方公里,其中約三分之一的土地已發展為集水區。

  2022/23 2023/24
雨量(單位:毫米)
香港天文台雨量紀錄 2030.2 2716.8
集水區平均雨量紀錄 2086.9 2243.9
集水量(單位:百萬立方米)
舊水塘組 113.69 102.63
船灣淡水湖及萬宜水庫 157.79 148.44

水塘容量

各水塘及其容量表列如下:

水塘名稱 開始供水年份 容量(立方米)
薄扶林水塘 1877 233 000
大潭上水塘 1889 1 490 000
大潭副水塘 1904 80 000
大潭中水塘 1907 686 000
九龍水塘 1910 1 578 000
大潭篤水塘 1917 6 047 000
石梨貝水塘 1925 374 000
九龍接收水塘 1926 121 000
香港仔下水塘 1932 486 000
香港仔上水塘 1931 773 000
九龍副水塘 1931 800 000
城門水塘 1936 13 279 000
大欖涌水塘 1957 20 490 000
石壁水塘 1963 24 461 000
下城門水塘 1965 4 299 000
船灣淡水湖 1968 229 729 000
萬宜水庫 1978 281 124 000

香港須有足夠的存水量,始能維持正常的食水供應。若你要知道水塘的存水量,請參考本港水塘存水量網頁。

客戶服務

  2022/23 2023/24
新增客戶數目(以實額計算) 37 800 33 300
客戶總數(截至4月1日止) 3 196 800 3 230 100

食水處理

香港的食水供應,均經過水務署的濾水廠全面處理和消毒。為防止在輸送往用戶途中滋生細菌,食水中會保留微量的氯氣。此外,亦會加入氟化物,以保護市民牙齒。全面而廣泛的水質監測計劃持續證明,香港的食水完全符合嚴格的「香港食水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