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水務署 Logo
建集城市水脈
解構供應700萬人的集水系統
好山好水好生態
水塘管理二三事
維護水務古蹟歷久常新
東江止旱分水嶺
海水之助──沖廁
規劃未來的可持續用水策略
水資源生力軍
甚麼是水文工作?
海水之助——沖廁

人每日飲水約兩公升。香港按法例規定的設施規格,每次如廁後沖水,則約用7.5至15公升。如果一天如廁6、7次,沖廁用水累計可高達105公升。現時沖廁海水供應網絡覆蓋全港約八成半人口。以2021/22年度數字計算,全港每日平均用於沖廁的海水量為87.6萬立方米,相當於每日平均食水用量的三成。

如果在半世紀以前,水務署不是大膽發展「海水沖廁」,讓香港成為當時世界上少數應用有關技術的地區,珍貴的水資源可能會更形緊絀。

水資源不足其實也牽涉衞生的問題。十九世紀中的維多利亞城,由荒蕪之地逐步建設,官民雙方,有中西文化與生活方式的差異,見諸最切身的正是「廁所與衞生」這個課題。

何時及因何沖廁

多位皇家醫生於十九世紀期間都就香港衞生情況發表報告。排污、糞便處理以及旱廁等,都是他們重點批評的衞生問題。1880年代的港督軒尼詩爵士,就「水廁」與「旱廁」孰較適合香港華人社會,曾與皇家醫生持相反意見。他引述由英國派駐北京工作的杜德珍醫生(Dr. Dudgeon)的論述,提出中國人善用排泄物作農耕的肥料,反而歐洲的水廁是當時疾病的溫床,旱廁雖臭,但人們卻沒有因而染病1

不過收集糞便(夜香)用於農耕的模式,也隨香港走向商業貿易發展而逐步改變;同時,早年英國來港軍人和歐洲商人亦時有感染疫症,這對於政府在改善環境設施,以及建築物規格等施政上都帶來壓力。

殖民地事務大臣委派的顧問工程師查維克爵士(Sir Osbert Chadwick)於1882年發表了《查維克先生對香港衞生情況的報告》(一般稱為《查維克報告》),仔細檢視當時香港基礎及屋宇建設與衞生的關係。早年香港只有歐洲人的樓房設有水廁,華人社會則普遍以木桶裝載排泄物,然後人手運送清理;坊間的公廁多屬私營,旨在收集糞便作肥料出售,行業有利可圖,政府毋須投放公帑處理2

二十世紀廁所改革

查維克爵士又檢視當時的疾病數據、各社會階層及地區收集糞便的密度及方法、排泄物內細菌滋長時間、私營公廁不同用料孰較容易存留細菌等因素,鉅細無遺地指出當中隱憂,確立了香港全面發展水廁及改善排污系統的合理性,特別是在營房、醫院等人口集中的地方。

《查維克報告》發表後翌年,政府成立了潔淨局(即市政局3的前身),專責監督香港的衞生情況。不過,受制樓房舊有規格,要待1940年代初,政府才全面規管酒樓茶室安裝水廁,業界初期都有不少反對聲音。另一方面,食水長期供應不足,早期的沖水式廁所,大都只會接駁井水、山澗水及天然雨水等未經處理的淡水水源作沖廁。

到了1954年,政府修訂法例,禁止市民用自來水沖廁,違者可被罰款500元。不過,當時缺水問題,豈止自來水,井水及山澗水也同樣缺乏;沒水沖廁,市政局當時亦擔心系統新不如舊,環境污染更為嚴重。

海水作為一種水資源

1950年代中以後,石硤尾大火促使政府大規模發展公營房屋,此舉亦成了普及引入水廁及地區污水渠系統的契機。1957年,當局在石硤尾徙置區及李鄭屋徙置區安裝海水沖廁系統作實驗。最早期的徙置大廈的廁所屬水槽式設計的共用水廁,後來才改為單位內設獨立抽水馬桶。

1959年,政府增訂了《建築物(衞生設備標準、水管裝置、排水工程及廁所)規例》,其第19條規定新落成的私人樓宇必須設有沖水式排污系統裝備,即包括:抽水系統、排污渠、抽水馬桶及其他裝置。水廁,從此成為市民生活的必需品,海水沖廁網絡亦逐步擴展。1965年,政府再進一步立法,規定新建樓宇或重建樓宇必須設有適合海水沖廁系統的管道。香港城市建設中食水與沖廁水分流的供應系統藍圖亦從此敲定。

香港的海水沖廁系統

香港三面環海,有利發展全面的海水沖廁系統,香港亦因此建立出一套獨立於食水供應系統的海水沖廁系統。由於海水處於內陸以外最低位置,水質要求和相應處理亦有所不同,故海水與食水的配水方法並不相同,詳情可參看第三章《香港配水系統的原理與獨特性》一文。

目前香港整個海水沖廁系統共有35個抽水站及55個配水庫,總儲存量近26萬立方米,還有約1,600公里4長的海水輸水管。喉管物料主要為水泥內搪的球墨鑄鐵管、水泥或環氧樹脂內搪的軟鋼管,及塑料(聚乙烯)管。

截至2022年底,海水供應網絡覆蓋全港約85%的人口,香港現時堪稱世上唯一如此廣泛應用海水沖廁的城市。以2021/22年度計算,沖廁海水耗用量為3.2億立方米,是同年食水耗用量的31%。至於成本方面,水務署處理沖廁海水的平均成本約為每立方米4元,而食水的平均成本則約為每立方米10元,相差約2.5倍。由此可見,半世紀以來不斷拓展經營的海水沖廁系統,在水資源方面的開源節流,甚至分流的成效都相當顯著。英國水務及環境管理學會於2001年, 頒發了「2001年土木工程師學會 Chris Binnie 持續水務管理大獎」予香港水務署的海水沖廁項目,表揚此舉在可持續水務管理的成就,可供世界其他地方借鏡。

1940年代起,政府逐步規管食肆以改善衞生情況,包括酒樓建水廁問題。來源:《香港工商日報》,1941年7月21日
1940年代起,政府逐步規管食肆以改善衞生情況,包括酒樓建水廁問題。
來源:《香港工商日報》,1941年7月21日
展望未來

東涌東填海區於2021年初,亦展開了海水抽水站、海水配水庫以及相關管道的工程,藉此擴大本港沖廁海水供應的覆蓋範圍。然而,考慮到香港中部及北部的內陸地區,人口分散,部分遠離海岸,目前仍以食水沖廁在技術上較為可行,且符合成本效益。水務署亦積極探討由中央系統供應「循環再用水」(即再造水、重用中水和回收雨水)作沖廁及其他非飲用用途,詳情可參看本章《水資源生力軍》一文。

  1. Governor's Report on Blue Book (1880). Administrative Reports for the Year 1880. (12). https://digitalrepository.lib.hku.hk/catalog/bz60jz89v#?c=&m=&s=&cv=11&xywh=106%2C1714%2C1759%2C748
  2. O. Chadwick (1882). Mr. Chadwick's reports on the sanitary condition of Hong Kong; with appendices and plans.
    London: Printed by George E.B. Eyre and William Spottiswoode, for 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 18-20. https://wellcomecollection.org/works/mpnmmdbz
  3. 市政局是1883-1999年的香港市政機構,自1985年主管香港島和九龍的食物衞生、文娛康樂兩大政策。
  4. 截至2023年3月31日為止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