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水務署 Logo
扭開水喉背後──看不見的配水網絡
香港配水系統的原理與獨特性
智能時代的水管資產與用水流失管理
數碼分身助供水管理
水務機電大本營
機電知識與經驗傳承
水管改善工程與緊急維修
搶修刻不容緩
岩洞中的水務設施
難得一見的配水庫古蹟
扭開水喉背後──看不見的配水網絡

逐水而居是人類生存的本能,倘若因種種原因要遠離水源,就要設法將最近的水源引到居住地,配水工程便因應城市擴展及滿足居民基本需要而衍生出來。

人類配水網絡的歷史可追溯至銅器時代,約公元前3000年中葉,其中一個著名例子是位於今天巴基斯坦信德省的摩亨佐.達羅(Mohenjo-daro),它是古印度文明的重要城市,並且以精密複雜的城市基建及規劃而聞名。這裡的居住人口推算約有4萬人,市內有完善的配水及排水系統,其中就包括了分布各個街區、由700多口水井所組成的淡水供應網絡。除了供應家居需要外,水源更充足到可以支援公眾浴池等大量用水的設施。

配水基本原理歷久不變,但應用在不同城市,便會因應地勢、水文及地質條件等各樣考慮而衍生出不同設計,例如古羅馬那些由多個拱券構成、橫越峽谷的水道橋,又或是乾燥的新疆地區依靠高山融雪以暗渠引水流入的坎兒井。古代的水利工程多遵循經驗法則,文明古國的衰亡令相關的水利技術一併散失,中世紀時期的供水模式,一度倒退回到原始狀態,主要倚靠人力,即商販、奴隸或用家自己到中央供水點取水。至文藝復興時期,科學家透過反覆觀察與實驗,開始發現自然規律與原則,水利工程的設計便變得更精密準確。

香港有系統的配水網絡始於十九世紀下半葉。香港整體因為地勢崎嶇、缺乏平地開發,港九兩岸發展亦有先後,香港在配水網絡設計上既有利用重力自流的優勢,但同時卻要面對發展地區高度不一,甚至海港分隔香港九龍等限制,配水管道需要穿山過海,網絡更見迂迴複雜。

前一章交代了香港原水處理的原理及工序,並多年來技術上的革新與變化。本章則集中介紹配水系統,即食水經處理後的分配流程,特別是本港的配水系統隨城市發展而越見龐大複雜,特區政府近年亦致力推動智慧城市及可持續用水等方向。如何讓水管網絡「滴水不漏」,也成為當下高密度城市迎向新時代的挑戰。

位於上水的東江水輸送水管
位於上水的東江水輸送水管
本港發展區域高度不一
本港發展區域高度不一

香港配水庫分布圖

食水主配水庫(15個)
食水配水庫(164個)
海水主水庫(55個)
香港地圖海水主水庫分布圖食水配水庫分布圖食水主配水庫分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