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水要成為安全食水,必須經過淨化處理,處理過程可以統稱為濾水。濾水,即是從原水中除去或降低水中懸浮物及雜質的過程,當中包括自然界之中的懸浮粒子、金屬、有機物、微生物,或其他影響健康的化學污染物。
香港現時共有20間濾水廠,由水務署營運,分布港島及離島、九龍、新界西及新界東等四大分區,配合相應的水源和水塘系統,每天可以處理470萬立方米原水,供全港市民使用。各濾水廠的落成年份不同,處理技術亦按不同年代的水質情況,和當時最佳科技應用而有所改良和提升,但濾水工序都離不開「絮凝」、「澄清」、「過濾」和「消毒」四大階段,可說是先大後細、層層遞進地去除原水雜質的淨水過程,期間會按情況添加化學物作輔助。濾水廠另一重要角色是水質監控,要掌握進廠原水和每個濾水工序的水質和效果,確保每個工序都妥善進行,讓水質符合香港食水標準(詳情見第五章《香港的食水標準》一文)。
下圖為典型食水處理過程,濾水處理工序令原水變清、潔淨、不含病原體,達至人們可以直接安全飲用的標準。
食水四大處理階段

古老的淨水方法主要藉着自然的重力作用,讓相對密度高於水的懸浮固體沉到池底,從而被去除。為了加速沉澱的過程,原水會預先加入化學物,例如明礬。它可以幫助微細的懸浮雜質凝聚成較大較重的顆粒,這個過程稱為絮凝作用。為了達到理想的絮凝效果,過程中或會加入熟石灰,將原水的酸鹼值控制在6.4至7.2之間。


澄清,是指原水與絮凝劑混合後,水中懸浮顆粒聚集變大,再被去除的過程。目前,本港典型濾水廠應用的技術共有4種,分別是:固體接觸澄清、高速澄清、多層式沉澱以及溶氣浮選澄清。
此乃較早期的設計。它是透過攪拌使雜質聚合,形成穩定且均勻分布的懸浮污泥層。當絮凝後的原水在澄清池由下向上流動時,雜質會與懸浮污泥層凝聚在一起,清水便可在澄清池頂部被收集。由於需要推動器推動絮凝體循環,這類澄清池通常設計成圓形鋼筋混凝土水池,這亦成為了沙田濾水廠的標誌。

澄清池內設有一列平排的傾斜管道,當絮凝後的原水從池底穿過斜管向上流時,水內的絮凝體會因重力沉澱在斜管底側表面,聚結至一定重量後,便會沉澱至池底,而清水則向上流動至集水槽。

澄清池分成3層,可節省空間及有利絮凝體沉澱。底層和中層分別裝有泥刮。經絮凝後的原水由最底層一直流至最上層,期間體積較大的絮凝體先在最底層沉積,隨後進入第2層,讓較輕的夥粒沉澱,如此類推。原水經過3次沉澱後,便會經最上層流去過濾池。

溶氣浮選澄清法屬嶄新的濾水技術,它捨棄了傳統以沉澱作為澄清的方法,反其道將水中的懸浮物質快速浮上水面。方法是透過將壓縮空氣加入水中直至飽和狀態,使水中產生大量微細氣泡,這些氣泡會依附於水中的懸浮物質,並將它們浮到水面,形成一層「泥毯」。澄清池的活動刮泥板會將「泥毯」清走,而澄清後的水則會經過池底的管道輸送至其他濾水設施。相比傳統澄清方法,溶氣浮選澄清法能更快清除水中雜質,並可減低化學品使用量。

在除去較大的顆粒後,便會進一步作過濾。過濾是以阻截為機制,藉以去除水中雜質。傳統來說,是藉著重力作用,利用多種具疏孔的濾料介質截留原水中的懸浮物,同時讓水分子通過。目前本港濾水廠使用的重力過濾技術有兩種,其分別在於過濾所用的介質。



原水經過過濾後,殘留的細菌、病毒失去了懸浮物的保護,從而為過濾後消毒創造了條件。加氯處理可以說是最傳統而有效的消毒方法。
香港的食水處理過程,一般在兩個階段會使用氯氣,即「前期加氯」和「後期加氯」。「前期加氯」是指向未經處理的原水或經澄清後的水加入氯氣,以氧化去除原水中的雜質,同時抑制水中藻類的滋生。至於「後期加氯」,則是向經過過濾後的水加入氯氣為食水消毒,確保食水在出廠後至使用前均不含病原體。

監察水質
由澄清、過濾到消毒,同步進行的還包括抽驗水樣本和監察相關數據,由最起始的原水,經絮凝後水、沉澱水、過濾水、食水,在每個濾水工序後,均會抽取水樣本進行不同的水質分析。
香港的濾水廠實行三層水質監測系統,第一層是「在線水質監測系統」,利用多個水質監測感應器,24小時自動監測水中的酸鹼值、混濁度、餘氯、氟含量等指標。第二層是「現場初級控制測試」,透過人手抽取水樣本,作初步水質監察,方便按需要調整化學品劑量,同時有助比對第一層在線監測的準確性。第三層是「全面的水質監測」,定期從食水處理過程中的每個濾水工序,抽取水樣本交由化驗人員進行詳細的物理、化學、細菌、生物和輻射分析,確保水質符合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