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水務署 Logo
從原水到食水
濾水過四關
從來都先進的濾水技術
策略性水資源──海水化淡
原地重置與濾水同步──沙田濾水廠
擴建綠色濾水廠──大埔濾水廠
自動化濾水監控研發
濾水廠運作上的危機處理
濾水廠運作上的危機處理

濾水廠接收原水,再處理成為用戶扭開水龍頭即可使用的食水,中間經過多重淨水工序與檢測,層層推進,環環緊扣。以香港日產量最大的沙田濾水廠來說,要讓這個不間斷的系統運作無虞,需要大量配套設施與前線人員的配合,「對於日常運作的同事來說,我們其實無時無刻都在應變。」沙田濾水廠廠長鄧楚楓說。

沙田濾水廠的原水水源較其他濾水廠複雜。除了一般濾水廠所接收的東江水及水塘水外,還有每逢颱風暴雨帶來的雨水。這些雨水來自大埔至沙田一帶的雨水收集隧道和豎井,是昔日水資源匱乏下,為盡收點滴而建的設施。鄧楚楓指出,這些雨水通常伴有泥沙,也沒有在水塘經過沉澱,質量並不理想。無論原水水質如何,出廠的水質標準還是保持不變,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濾水廠的工作。

天雨期間,原水水質特別浮動不定,因此濾水廠需要隨時因應水質狀況作調節,「即使知道未來數天有大雨,我們也沒有甚麼可以準備。原水的水質如何,還是要接收當刻透過實時數據才知道。」事實上,濾水廠每輪值班人員均會為原水水質進行瓶杯試驗,原理是將不同劑量的明礬分別加入裝有原水樣本的多個測試瓶中,從而找出當中最佳絮凝作用的劑量。水務化驗師陳育慈表示,當原水的混濁度因暴雨而上升,又或原水水源的比例改變時,化驗室及濾水廠職員便需要進行更頻密的瓶杯試驗,以調節合適的明礬劑量。

沙田濾水廠的南廠進行原地重置工程,在此以前沙田濾水廠每日產水量約佔全港總量的四分之一1,除了供應予沙田區外,還有九龍中部及香港島等地區,加上隨時候命作緊急支援,產水量相當關鍵,前線人員壓力就更大。鄧楚楓指,由於晚上的電費較低,所以每晚9時至翌日9時,沙田濾水廠都會加開水泵提高產水量。各樣設備的負荷大增,故障的機會自然也相應增加。

濾水廠內那6台不停運作的大型抽水泵,功能恍如心臟,負責將完成處理的食水,由廠房抽送經獅子山隧道,再推送往九龍。要驅動如此大型的摩打,濾水廠需要在廠房範圍內興建獨立的電力站。鄧楚楓指電力公司的供電很穩定,但也試過一次短暫停電,「我們第一時間要關好來水閘,否則緊急搶修期間,原水不斷湧入,輸出卻停止,系統就會出現問題。而來水閘本是電動操作,斷電後我們隨即調動6、7位同事,臨時輪流手動關閘,轉了好幾千轉才把水閘關上。」

沙田濾水廠廠長鄧楚楓(左二)指,該濾水廠的原水水源在各廠之中最為複雜。
沙田濾水廠廠長鄧楚楓(左二)指,該濾水廠的原水水源在各廠之中最為複雜。
水務化驗師陳育慈指,暴雨期間有時一晚要進行3次瓶杯試驗。
水務化驗師陳育慈指,暴雨期間有時一晚要進行3次瓶杯試驗。
化驗師可以透過瓶杯試驗決定在原水加入的明礬劑量
化驗師可以透過瓶杯試驗決定在原水加入的明礬劑量

熟悉系統運作為危機作準備

近年廠內不少濾水及水質監察的工序已經自動化,要確保系統的訊號及儀錶準確,背後監察保養的功夫就不可缺少,「由原水、絮凝後水、沉澱水、過濾水到食水,濾水廠在每個階段均裝有水質監測感應器,我們一見到某個數字有異常,便要想究竟中間發生甚麼事?甚麼組件或機械出問題?後面有哪些工序會受影響?自動監察系統可給予提示,至於如何補救,就需要同事爭分奪秒做決定。」

沙田濾水廠經歷南廠重置,設備新舊交接便難免經歷考驗。一般來說,經處理的食水,在出廠前都會加入灰水(熟石灰水)調節酸鹼值,以達到酸鹼值8.2至8.8的出水標準。當數字顯示經處理的食水混濁度上升,濾水廠職員便知不妥。「有一次,因為化學房出現局部機件故障,導致食水處理過程中加入過多熟石灰,食水混濁度亦因此增加,但這時食水已經輸送至水泵,並正準備運送至配水庫送給客戶。」

面對危機,前線人員急忙採取應變措施,防止該批食水運送至客戶,且需要從速處理這批食水,剛好區內有一個配水庫正進行維護工程,可作緊急使用。在各同事配合下,透過關閉個別的閥門,形成了獨立的喉路,終於將品質不理想的食水完全隔離並暫存於該配水庫。另一邊廂,一旦濾水設備處理過混濁水,濾水廠職員便要用最短的時間進行清理,才能重新維持正常服務,「看着區內食水配水庫的水位不停下降,我們需要想辦法加速濾水去彌補區內的用水需求,做決定與處理的時間其實很短。」為避免同類事件出現,濾水廠經檢討運作程序後,聘用了顧問公司設計程式,加強監察熟石灰水中熟石灰層的厚度,防止積聚太厚容易散開,影響熟石灰水的混濁度。

事實上,每次應變都可視為完善系統的契機。唯有熟悉濾水廠設計原理及日常運作,前線人員才得以在短時間內發現修正問題。管理經驗,正是在這日常應變中建立與累積。

  1. 沙田濾水廠在重置前的設計濾水量為122.7萬立方米,而香港20間濾水廠的每天可處理水量達468萬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