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集水设施的集水量不足以应付本港的食水需求,且波幅极大。另一方面,由於每年降雨量并不稳定,以致本地集水量可相差达2亿立方米不等。为解决雨量不足、不稳的挑战,香港自1965年起输入东江水,以满足本地用水需求。
东江是珠江3条支流之一,发源於江西省的寻乌、安远和定南县,自东北至西南方向流入广东省境内,主要供应河源、惠州、东莞、广州、深圳及香港超过4,000万人。输往香港的东江水从位於东莞市的太园泵站抽取,经专用输水管道运至深圳水库,再输往香港木湖原水抽水站。
自东江供水专用输水管道於2003年6月落成启用以来,东江对港输水路线已毋须走经石马河的污染源头。
香港木湖原水抽水站在接收了东江水後,会透过3条主要供水管道系统(西部路线,中央路线及东部路线)输送该等原水至部份滤水设施作直接处理及至部份指定水塘作暂时储存及其下游的滤水厂再作处理。
供水管道系统详情如下:
上述3条路线於大埔头原水抽水站互相连接,以便供水系统的运作发挥最大的灵活性。这安排在每年12月的东江水停水期尤其重要,因为在该段期间须从船湾淡水湖及万宜水库输出原水,以维持沙田滤水厂,大埔滤水厂及本港其他滤水厂的产量。
早在1960年,香港政府已意识到单靠贮存雨水不足以应付急剧增长的食水需求,而向广东省购买淡水是最便捷的解决方法。1960年11月15日,政府与广东当局达成协议,每年从深圳水库输入2,270万立方米原水。
香港政府和广东当局经多番磋商,终在1963年达成兴建东深供水系统的共识,并在同年年底经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批准、中央人民政府拨款兴建。香港则兴建大型抽水站、水管和隧道,将东江水分送到香港各区。
香港与广东省政府签订东江水输港协议,使香港自1982年起得以享受24小时无间断供水。第一份协议於1960年签订,至2023年,两地政府一共签订了13份供水协议。所有协议均根据香港的食水需求预测而制订,当中已考虑到人口增长、工商业需求和香港集水区预计集水量等因素。
东江是广州、深圳、东莞、惠州、河源等地的主要供水水源,同时担负着对香港供水的重要任务,总供水人口达4,000多万。东江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100立方米一年,按照国际评价标准属於缺水地区。因此,广东省对东江水资源实行分配制,并按水资源分配总量对流域水量实行全年调度,以确保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合理、高效的利用。另外,东江水资源利用率已非常接近开发上限,可见水资源相当紧张。
香港与广东省有着同样的气候环境(包括降雨量模式、温度等)。在旱年时,不仅本地集水量会减少,可供分配的东江水量亦会缩减。因此,我们有需要与粤方在供水协议中订定条款,保证香港能够获得稳妥的供水量。否则一旦发生旱灾,我们将无法保证粤方可应本港需求提高供港的东江水量。为保障本港的供水安全,我们在现行东江水供水协议以统包的原则,订定每年供水量上限,足够令我们纵使在百年一遇的极旱情况下, 仍能维持全日供水。
现行协议沿用「统包扣减」方式,水价会按实际供水量从基本水价扣减。在供水量方面,现行协议继续沿用统包的原则,香港可按照供水协议获得足够的东江水至每年供水量上限。我们会每月按实际需要将所需的东江供水量通知广东省政府,此举使我们在控制本港存水量方面更具弹性,从而更有效地尽量减少水塘溢流(水塘溢流的淡水并不涉及东江水,详情请参阅有关水塘溢流的内容)的风险和节省运送东江水的能源成本。而每年供水量上限乃经详细分析後订定,当中已考虑食水需求和供应预测,以确保在协议期间供水可靠性达99%。
现行供水协议由2024年至2026年为期3年,而「统包扣减」方式至少可应用至2029年。现行协议以6.15 亿立方米为东江水最低每年取水量,而在涵盖2021至2023年的协议、现行协议和後续协议的九年间,年均东江水取水量不少於7 亿立方米。
根据现时东江水供水协议,广东省当局会致力维持输港东江水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第II类标准(适用於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一直与广东省当局透过既定机制,就输港东江水水质维持紧密联络,包括粤港供水工作会议、粤港供水运行管理技术合作小组会议和东江水质保护专题小组会议。
就防止输港东江水受污染,广东省当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水务署在接收东江水的木湖原水抽水站设有24小时在綫水质监测系统,对输港东江水水质进行持续监测。我们亦定期於木湖原水抽水站抽取东江水样本进行详细分析,确保输港东江水水质符合有关标准。水务署会因应东江水水质按需要调校有关滤水厂的食水处理程序,确保经处理的食水水质符合香港食水标准。
如发现东江水水质出现异常,水务署会即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提升在木湖原水抽水站东江水水质的有关项目的监控,调校滤水厂的食水处理程序,以及在有需要时与广东省当局联络以暂时减少或暂停东江水的供应。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会恒常提供在太园泵站供港东江水取水口上游的东江干流东岸断面所抽取的水样本的水质资料。2023年的水质资料如下:
若想知道更多有关东江水水质资料,可浏览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的网页:http://gdee.gd.gov.cn
这时段内输港的东江水的水质符合东江水供水协议订定的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第II类水标准(适用於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有关详情,请参阅:
根据「统包扣减」方式,实际每年水价可用以下公式表达:
而扣减价格的计算如下:
每年基本水价是根据既定机制调整,考虑的因素包括人民币兑港币汇率的变化、粤港两地有关物价指数的变化,以及营运成本的增幅。粤港双方亦同意应参考相应年份的每年基本水价变动率,以相同的幅度调整单位价格。
我们於2023年议订现行东江水供水协议(即2024年至2026年)时,考虑到过去3年(即2020年至2022年)期间,人民币兑港币汇率的平均按年变动约为+0.83%,而同期粤港两地有关物价指数的平均按年变动则约为+1.56%,消费物价指数和人民币/港元汇率的实际合并变动率为2.40%。经过多轮磋商,粤方同意每年供水量上限为8.2亿立方米,每年基本水价及所节省东江水的单位价格表列如下:
年份 | 每年基本水价(百万元) | 变动 | 所节省东江水的单位价格(港元/立方米) |
---|---|---|---|
2024 | 5,136.24 | +2.39% | 0.315 |
2025 | 5,259.00 | +2.39% | 0.323 |
2026 | 5,384.69 | +2.39% | 0.331 |
考虑到由2020至2022年间人民币兑港币汇率及粤港两地有关物价指数的实际变化,我们认为水价调整合理。
水务谘询委员会(水谘会)是一个由公众人士及政府代表组成的独立组织,成员包括学者、区议员、环保人士、专业人士、业界人士,以及有关政府部门和决策局的官员。
水谘会每年均会前往广东视察东江水供水系统,旨在令会员实地了解及跟进广东省当局为保障东江水水质而推行的最新措施,并藉此与当局官员直接沟通,反映本港市民对东江水水质的关注。
有关水谘会就东江水供应设施发表的考察报告,请浏览水务谘询委员会网页。
立法会发展事务委员会考察团於2017年4月14-15日前往广东省东江流域,进行为期两天的职务考察。
是次职务考察的目的旨在让议员了解东深供水系统的运作,以及广东省当局为确保供港东江水水质所采取的措施。此外,议员亦藉此机会,与广东省当局代表就双方关注的供港东江水事宜交换意见。
有关详请,请浏览以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