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食水主要有兩個來源:輸入廣東省的東江水,以及遍佈全港的雨水集水區設施。由於降雨量增多,二零一三年本港約66%水源來自廣東省專用輸水管道,較去年下降10%。其餘34%水源則來自本港收集的雨水。於專用輸水管道維修期間,中國內地必須暫停供應東江水,我們此時便使用船灣淡水湖和萬宜水庫的儲水滿足日常用水需要。
除了飲用水源外,我們亦重視利用海水沖廁。用作沖廁的海水從香港沿海各處的抽水站抽取,並供應給全港八成的人口。於二零一三年,全新的海水供應系統已大致落成,準備就緒為薄扶林區提供鹹水沖廁。仔細考慮到目前的水資源情況,本署將繼續尋找飲用水和非飲用水的新本地替代水源,以確保將倚賴東江水的程度維持在可接受的水平。
集水區約佔香港面積近30%,收集的雨水儲存於本港的17個水塘。一般而言,收集的雨水大多不受污染,但作為額外的安全措施,本署仍會進行定期巡查、質檢、維修和清除垃圾等工作。本地雨水收集約佔全港食水用水量的20-30%。
從廣東省東江輸入的食水一般佔全港食水用量70-80%,我們目前簽訂的東江供水協議已同時考慮到香港的日常用水需要和廣東省現時的供水情況。目前的協議設定每年8.2億立方米的供水上限,將可確保香港住宅和非住宅用水的99%供水可靠性。換言之,即使遇上百年一遇的極度乾旱情況,亦能保證日以繼夜的穩定供水。為了充分善用本地資源,我們參照本地降雨量的季節性變化調整每月從廣東省輸入的水量。根據為期三年的現行協議,從廣東省購買食水的成本分別為二零一二年的35.39億港元、二零一三年的37.43億港元及二零一四年的39.59億港元。本署現正就二零一四年過後的供水價格、水質和其他事宜與廣東省當局進行磋商,最終協議有望於二零一四年底達成。
香港與廣東省水務官員緊密友好的合作關係,令我們從中受益匪淺。此外,香港水資源及供水水質事務諮詢委員成員每年均會前往廣東省考察,就各項水資源事宜展開研討。於二零一三年十一月,廣東省當局向委員會成員講解當地最新採納的措施以確保輸出香港食水的水質。我們對本地水塘貯水量進行嚴密控制,亦有助減少浪費和節約抽水成本。本署將繼續嚴密監察輸水運作情況,以確保水質和安全事宜的高透明度。
大型水管輸送東江原水
本地集水區
本署時刻關注與供水管理有關的事宜,並積極探討所有可行方案尋找新的水資源,以便更適切防範氣候變化引致的未知後果。有見及此,本署於二零一二年展開興建逆滲透原理海水淡化廠的勘察研究,預計位於將軍澳的海水化淡廠將於二零二零年投入服務,初步每日產量可達1.35億公升,相當於全港食水總用量的5%(其後可望擴大至每日2.70億公升或10%)。初步勘察研究仍在進行中,預期將於二零一五年完成。
我們亦著手計劃將石湖墟污水處理廠經三級處理的再造水,提供予上水、粉嶺和新界東北新發展地區作非飲用用途。本署暫定將於二零二二年分階段開始為該區供應再造水,最終可望每年為香港節省約2 100萬立方米的食水。
從浴室、洗手盆等地方收集得來的水統稱為洗盥污水,這種水通常較少被污染,本身更容易處理及再利用於沖廁及灌溉等非飲用用途。同一道理,收集得來的雨水亦可用作上述用途。政府正率先帶頭推行洗盥污水再造和雨水收集措施,本署亦鼓勵私營地產發展商將再造技術加入發展項目中。
年份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
住宅用水 | 524 | 509 | 498 | 505 | 504 |
工業用水 | 55 | 57 | 58 | 59 | 58 |
服務業及商業用水 | 238 | 237 | 236 | 236 | 234 |
政府用水 | 44 | 42 | 41 | 41 | 41 |
建築及船舶用水 | 11 | 12 | 14 | 18 | 20 |
臨時淡水沖廁 | 80 | 79 | 76 | 76 | 76 |
食水總用水量 | 952 | 936 | 923 | 935 | 933 |